轎車是什么?不就是四個輪子,一個方向盤、一個發動機、一個車殼,里面兩個沙發嗎?”曾經的“放牛娃”說出這句“狂言”時,沒有人能想到,吉利能走到今天。
臺州,是“汽車狂人”李書福的故鄉。但,臺州的“狂”,古已有之。
1600年前,“江南長城”臺州府城墻一磚一石壘砌,既御敵,也防洪,這是戚繼光抗倭之狂厲;1300年前,由唐朝詩人組成的一支龐大隊伍,浩浩蕩蕩從長安出發,穿山越嶺一路抵達天臺山,留下無數膾炙詩篇,這是唐詩之路目的地的浪漫狷狂;60多年前,數百位青年登上大陳島,擼起袖子展開艱苦卓絕的開荒歷程,用5年時間打造出一座全新的大陳島,這是一次青春奮斗的狂奔……
大陳島風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敢想,敢闖的“狂”背后,是敢做、愿做的實干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這是臺州人性格的寫照。于是,民營經濟在這里發祥、股份合作經濟在這里發源、市場經濟在這里拉開帷幕。而與經濟并行的,是臺州僨張的金融血脈。
上世紀80年代,農行在這座山海水城扎根,滋養了初代“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創業者,更見證并參與了制造之都的建設。如今,臺州積極投身“兩個先行”,錨定“五城十鏈”目標,在這幅向海圖強的藍圖里,更見制造業與農行聯袂共舞的婀娜身姿。
雄關不獨北國有,且向江南登長城。在這份豪邁里,我們且看臺州“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的來時路。
墾荒:一只智能馬桶的成長史
提到民營經濟,很多人想到的是浙江溫州,但民營經濟的發祥地卻是臺州。
發祥地,意味著從無到有的開拓,正如大陳島的墾荒史,用雙手雙腳創出一片新天地。從零到一,這一步難走,卻時刻吸引著臺州人拼勁去闖一闖。臺州的智能馬桶行業,就擁有這樣一段于無聲處聽驚雷的發展史。
很少人知道,臺州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生產智能馬桶蓋,國內的第一只智能馬桶是臺州人造出來的,目前臺州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智能馬桶蓋生產基地之一。這一只馬桶背后,還有農行敢貸的助力。
西馬智能科技,如今已是臺州智能馬桶的領軍企業。但回望創業之初,西馬的“墾荒”困難重重。“15年來,農行一直伴隨著我們,風雨砥礪,都是一起過來的。不管是高峰還是低谷,不離不棄。”西馬智能科技創始人之一劉日志把農行稱為企業“娘家人”,“遇到困難,就像找老娘舅一樣,先找農行出謀劃策。”
西馬智能科技。
做智能馬桶,劉日志和合伙人王正平是外行。劉日志原本做羊毛衫生意,王正平做印染業,40歲那年,劉日志感慨四十不惑,再不轉型,一輩子就將定型。于是,兩位志同道合者錨定智能馬桶,用做紡織印染的利潤供養智能馬桶,“就像養孩子一樣。”
2006年,兩人請來職業經理人,2007年,西馬成立,并開始建廠房。那一年,臺州已有兩家智能馬桶企業進入盈利階段。對于智能馬桶,當時的農行臺州海門支行早成立了調研組,做足了功課。于是,當西馬要建廠房時,海門支行以劉日志羊毛衫廠廠房做抵押,并以企業家個人信譽為擔保,給予了500萬貸款。
但沒想到,西馬出師不利。2007年,廠房落成,2008年,職業經理人請辭,宣告創業失敗,一共損失1300萬元。“我當時太害怕了,怎么辦?我前期從來沒有參與過研發。”劉日志也曾彷徨。但臺州企業家最擅長的便是迎難而上搏擊浪潮。于是,劉日志嘗試以做羊毛衫的生意秘訣——打造爆款來做智能馬桶。
西馬智能科技生產車間。
隨后,他前往德國、日本等擁有成熟智能馬桶技術的國家。“我們把視野投向國際市場,學習市場上接受度高的產品,穩中求進,不讓創新變嗆心。”劉日志解釋,嗆心是臺州方言,指心里不好受。
2008年至2015年,西馬智能科技經歷了最艱難的八年。那幾年,他和合伙人的自有資金開始捉襟見肘,多家合作銀行出現壓貸和抽貸情況。“我們向銀行解釋行業是光明的,為什么我們會失敗,接下來我們要如何成功。”劉日志說,那時農行與西馬一條心,不僅沒有惜貸,而且將原本的500萬元授信增加到了1000多萬元,最高時達到了1980萬元。
黑暗時也有光明的啟迪,這一絲光明也是農行堅定支持西馬的信心。2012年,研發團隊推出了一款“無水箱智能馬桶”。“一炮而紅,國內很多廠家來模仿我們。”憑這一爆款,2013年時,西馬賺了200萬元。
2015年,隨著國人在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臺州的智能馬桶脫穎而出。2017年,西馬終成千里馬,企業利潤超七千萬,從此奠定行業領導者地位。
今年,西馬搬進新落成的“5G未來工廠”,30秒生產一只智能馬桶的高端車間,吸引著同行觀摩。但對于制造業來說,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2020年疫情襲來時,農行又為西馬增量授信至1.1億元。有了資金助力,西馬在特殊時期仍能快馬加鞭。
原農行臺州海門支行工作人員走訪西馬智能科技生產車間。
以西馬為代表的臺州智能馬桶行業,一跑就跑出了全國智能家居細分行業領軍者的版圖。企業界墾荒,金融機構精準澆灌,一個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強,成長起來了。
蝶變:一組藥的競爭史
仙居,是浙江山區26縣之一。但這里,卻集聚著多家全球知名藥企。
仙居車頭制藥,坐落在仙居縣大戰鄉,從臺州城區到藥廠,山路十八彎來。山路深處,是一座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廠房。現在,在這老廠房里有不少博士,甚至是院士在勤勉躬耕。一席白大褂、幾臺儀器,小山村的蝶變在這里完成,臺州與世界醫藥行業的齊頭并進,也在這里出發。
1995年,現今的車頭制藥董事長陳恬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加入父親創辦的車頭制藥。1996年,公司經營便出現危機。
危機肇始于1994年,全球萘普生緊缺,瑞士藥企來到中國采購。這本是車頭制藥的拳頭產品,是一次良機。但看到全球緊缺現象后,國內一下子涌現了五六十家企業爭著生產萘普生,供大于求導致產能過剩。2年后,包括車頭制藥在內的藥企庫存積壓,資金鏈變得緊張。很多小型藥企沒能熬過這一劫,車頭制藥當時的體量雖不小,但日子也不好過。
及時出手的是農行仙居支行,“聽老同事說,當時我們縣、市、省里農行一起商討,將車頭制藥列入全省重點支持企業,給予金融幫扶。”農行仙居支行副行長婁志偉說。
農行敢出手,原因在于它與車頭制藥的歷史淵源。80年代,車頭制藥創立時,農行便向它發放了第一筆貸款。農行一路看著它成長,了解它的實力。進入90年代,車頭制藥面向全國引進 名牌大學畢業生,如今這批大學生都已成為了公司骨干。
“行業的低谷并不影響車頭制藥的研發,公司實力很強,很專注。”婁志偉表示,于是,農行向這位老朋友伸出了雙手。陳恬表示,經過這一戰,國內生產萘普生的就只剩下了車頭制藥一家。“全球只有三家,我們目前排名全球第二。”若沒有農行的鼎力相助,車頭制藥想要問鼎全球,步伐不會如此之快。
到了2011年,車頭制藥在當地購買土地建造廠房,邁入發展新階段。這時,不少銀行均向車頭制藥拋來橄欖枝。“我們首選農行,和農行是有感情的。”陳恬表示。如今,年產超9億元的車頭制藥在醫藥行業,積累下了良好的聲譽。
在臺州五大產業城的布局中,新醫藥健康城是重要組成部分。在打造世界高端醫藥制造中心之路上,企業在打拼,金融機構在助力。截至目前,農行臺州分行共為臺州醫藥行業提供貸款超28億元,這座新醫藥健康城的構筑過程中,農行還在持續發力。
共濟:一個電機的歷險記
臺州路橋,商貿重鎮,也是金融重鎮。在這里,誕生了多個專業市場,也誕生了兩家城商行,由此可見路橋產業之發達。以制造之都聞名的臺州,路橋功不可沒。在這里,企業與金融的交互,曾大開大合。
電機,是機械的重要組件,可以說是制造之都的制造之心。坐落在路橋金清鎮的金龍電機,起步于80年代,90年代從內銷轉出口后,蜚聲國際市場。2002年到2008年期間,金龍電機在三相異步電動機出口中位列全國第一。
“我們和農行的合作,最早從90年代開始,大大小小無數坎,農行一直很堅定地支持我們。”金龍電機總經理葉葉的說法得到了農行臺州路橋支行副行長林曉的認可,“金龍電機我們都很熟,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都不為過。”
對于臺州的民營企業家來說,幾乎每一家大企業背后都有這樣一段坎坷的歷史。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創業者,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是刻骨銘心的坎,金龍電機也不例外。尤其是2008年,金龍電機在鼎盛時期遭遇資金問題,“當時若沒有農行支持,我們很可能撐不過那場危機。”葉葉回憶。
2020年5月,國際市場對于電機的需求迅速萎縮,金龍電機的國外訂單出現斷崖式下滑。而國內銷售渠道尚未搭建完善。
金龍電機緊鑼密鼓開展自救,同時,當地政府也一路施以援手。農行路橋支行在看到企業困境后,快速將企業之前申請的6000萬元短期貸款轉為3年期中長期貸款,并為其下調貸款利率。“從財務層面降低企業顧慮,讓金龍可以安心走內銷轉型路子。”林曉稱。
農行臺州路橋支行工作人員走訪金龍電機。
資金上喘了一口氣,金龍電機的轉型也有了眉目。2021年,金龍電機順應“雙碳”目標,推出超高效節能電機,一舉成為國內該級別電機的銷售冠軍。當年,金龍電機被認定為“隱形冠軍”和“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并成為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農行又為金龍電機增量授信中長期貸款7000萬元,并額外提供1935萬元供應鏈貸款,力保金龍電機上下游企業原材料和中間品的正常供應。
從內銷轉外銷,再從外銷轉內銷,金龍電機的發展在坎坷中不斷開拓新路徑。期間,農行的多次幫扶,是對企業的紓困,更是銀企合作的共濟。
責任在肩,僅2022年上半年,農行臺州分行就新增制造業貸款57.62億元,增幅超16%。臺州積極夯實民營經濟立市基礎,農行始終護航左右。
灣區:“五城十鏈”的未來式
有人戲稱“臺州是一座沒有臺州人的城市”,臨海、椒江、溫嶺、仙居……大家都喜歡以所在地市自稱。但這座看似“散裝”的城市,在臨港產業發展上卻一心向海圖強。沿著海岸線,臺州將從北到南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健康、未來汽車、精密制造五大產業城,這將是制造之都產業體系的一次“脫胎換骨式”重塑。
經略海洋,向海圖強,藍色經濟正向臺州灣張開廣闊的懷抱。同時,金融機構也順應臺州發展順勢調整,2021年3月,原農行臺州海門支行正式更名為農行臺州灣新區支行,著力服務灣區經濟。
2017年,新吉奧集團在臺州灣新區布局新能源生產基地。2021年11月,農行臺州灣新區支行與新吉奧達成初步合作。2022年4月,農行完成授信審批。前期順暢的合作,在4月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新吉奧集團總部在上海,今年4月,上海受疫情之困而靜止。企業高管均在上海,無法赴臺州面簽,但此時,新吉奧的資金之困到了十分緊急的時刻。“當時原材料上漲,我們生產新能源車需要鋰電池供應,只有資金充足,先付錢拿貨才能繼續生產。”新吉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劉祥稱。
在這緊急關頭,農行臺州灣新區支行為新吉奧開通了綠色通道,以視頻簽約的方式特事特辦,及時授信1.5億元。5月初,農行就為新吉奧發放了4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和1000萬元供應鏈融資貸款。資金到位,新吉奧按計劃擴大產能。
農行臺州灣新區支行工作人員走訪新吉奧新能源生產基地。
近幾個月,油價多次上漲,這給新能源車的銷售帶來了利好。“我們銷量上漲的同時,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有了農行的資金,我們的產能才能跟上訂單量。”劉祥告訴記者,農行的融資幫助新吉奧打通了產業鏈,通暢的產業鏈又增加了新吉奧的產能,由此形成了銀企合作的良性循環。“農行的服務非常快,而且周到。”劉祥透露,今年4月,新吉奧同時與多家銀行聯系貸款事宜,但對于整車行業的授信,銀行方面的限制多、流程長,審批最快的是農行。
在農行臺州灣新區支行主要負責人葉笑笑的手機相冊里,一張用不同色塊標注的臺州灣新區規劃圖被她打開了無數次,每一個小區塊都代表著一家企業,對這些已經入駐或即將入駐的企業,她如數家珍。40度的高溫里,她帶著團隊探訪一家家企業,灣區的發展,跨步在每一次銀企接洽中。
臺州灣新區一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年前,一份“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的囑托,為臺州發展注入了新動力。20年后,這座年輕的城市,充分發揮了創新的活力,推動著民營經濟實現新的飛躍,踏上浩瀚的藍色征途。面朝大海,臺州曾迎來千禧年的第一縷曙光,這迎頭而來的光芒,讓臺州城的發展充滿了想象力。“現在五城發展的規劃讓人振奮,也讓我們看到了金融服務的方向。未來,臺州分行將立足山海水城,繼續發揚墾荒精神,奮勇向前,為臺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農行力量,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農行臺州分行黨委書記章清華表示。如今,再次面向浩瀚的藍色征途,農行將一如既往積極護航,為臺州經濟再一次的春暖與花開,更添錦繡與繁華。(梅丹)
責任編輯:駱思宇
-
新華財經會客廳∣綜合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為共富添“光”
2022-12-09 18:07:59
-
支持企業春節留工穩崗,紹興出臺10條舉措!
2022-12-09 15:30:31
-
浙江援疆胡瑛名師工作室“量身定制”培養計劃 助力地方教師成長
2022-12-09 11:58:12
-
COP15大會認定湖州市為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范區
2022-12-09 10:15:49
-
中央發話,浙江開干 全力拼經濟
2022-12-09 10:00:50
-
" target="_blank" >
與時代共創,與世界共舞
-
聚焦浙江制造,砥礪深耕開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