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9日電(記者何欣榮 胡潔菲)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這“三省一市”,單個看,每一個都是中國經濟版圖里響當當的“優等生”。如果把長三角的這三省一市“加”在一起,來個“一體化”,結果會是怎么樣呢?
結果令人欣喜: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加持下,長三角把“加法”做成了“乘法”,“加數效應”變成了“乘數效應”:三省一市以不到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
把“加法”做成“乘法”,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令人鼓舞、給人啟迪。
橫跨上海江蘇的元蕩慢行橋(2022年7月3日攝)。新華社發
長三角是一片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融的區域。東海、長江、大運河、錢塘江、黃浦江、太湖、巢湖,江河湖海猶如血脈,把這方熱土串聯成一個整體。
2018年11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里,把長三角地區定義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這些評價有結結實實的數據支撐:上海是全國GDP總量排名首位的城市,正在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和科創五個中心;江蘇、浙江位于全國“挑大梁”的經濟大省之列;安徽2022年GDP首次躋身全國前十,發展后勁十足。
個體都很強的三省一市,如何產生“1+1+1+1>4”的效應?
網絡上,長三角有一個更形象的稱呼:包郵區。
過去五年,長三角一體化取得了什么樣的進展?“軌道上的長三角”是最有說服力的表現之一。
何以包郵?靠的就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每天八點出門,八點一刻到達上海地鐵11號線昆山花橋站,坐6站地鐵到上海賽車場站下來,再坐10分鐘公交,九點鐘不到,張歡歡就能準時出現在位于上海嘉定的公司辦公室內。
張歡歡是浙江湖州人,目前居住在江蘇昆山市花橋鎮,工作在上海市嘉定區,是一個標準的“長三角人”。十年前來上海工作,她就受益于全國第一條跨省地鐵——上海地鐵11號線向蘇州昆山的延伸。
來自鐵路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高鐵里程超過6700公里,占全國六分之一,是全國高鐵網絡最密集、交通最便捷的地區之一。“軌道上的長三角”呼嘯而來,“1小時生活圈”照進現實。
不止于軌道交通。以跨區域重大項目為牽引,長三角加快構建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以上海、寧波舟山港為核心,2022年長三角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占全國比重約38%;主要機場貨郵吞吐量占全國比重約35%。
路通了,時空和心理距離壓縮了,新的發展機遇像活水一樣源源不絕,一體化的勢能迅速轉化為發展動能。
5月30日拍攝的杭衢鐵路已完成無砟軌道施工的路段(無人機照片)。杭衢鐵路正線全長約131公里,是長三角城際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談到區域發展,經常碰到的問題是,互相攀比的招商優惠政策,以及產業的同質化競爭。如何減少內耗,實現“攥指成拳”,三省一市正在全力破解這些難題。
“以前遇到技術難題,得自己想辦法找資源,現在只要在平臺提需求。”如何開發高性能雜化纖維材料,是困擾上海德福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的技術難題。
今年年初,德福倫通過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揭榜掛帥公共服務平臺發布需求,最終被江蘇南通的一家研究所揭榜,雙方共同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和科技項目孵化。
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5月,長三角國創中心轉移轉化技術成果近6000項,服務企業累計超過2萬家,帶動三省一市科創活力迸發。
制度創新,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
全國首個跨省域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標準監測執法“三統一”制度、聯合河長制……滬蘇浙交界處的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過去三年已經累計推出112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8項制度創新向長三角和全國其他重點區域復制推廣。
一言以蔽之,在長三角一體化的過程中,既立足實際盡力辦好“自己的事”,又著眼區域協同發展合力做好“大家的事”。這樣的理念和意識,已經成為三省一市的共識。
規劃一張圖、交通一張網、審批一個章、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親……一連串“一”字,道出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精髓。
截至2022年底,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已覆蓋長三角41個城市、1.5萬余家醫療機構,累計結算1300余萬人次,涉醫療費用近36億元。
軌道交通“一碼通行”實現10個城市掃碼便捷通行,累計異地乘車近1500萬人次。
140項政務服務事項在41個城市跨省市通辦,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等37類高頻電子證照實現共享互認。
展望未來,長三角一體化還有很多問題待解、很多硬骨頭要啃:如何攜手攻關核心關鍵技術,擴大高水平科技供給?如何解決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實現產業的協作分工?如何推進更多公共服務領域的互認共享,清除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的障礙?
從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的“鄰居”,到共謀創新、共抓發展的“伙伴”。站在新起點上,攜手高質量一體化,奮進中國式現代化,長三角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