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作為中國核電事業起步的地方,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的秦山核電站一直是我國民族核電發展的一面旗幟。支撐其“國之光榮”驕傲稱號的,是以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何少華為代表的秦山核電人。
2022年10月,由何少華工作室等多部門組成的項目組負責保護套管及生產通道的安裝技術攻關。何少華憑借自身高超的工作技能及豐富的工程經驗,短時間內自主開發設計了一套工裝平臺及智能化數字系統組成的專用工具用于現場勘測,并在2023年3月初順利完成勘測專用工具的交付,實施過程中風險管控、質量控制、進度均符合管理期望。又一塊“硬骨頭”被啃下來了!在何少華28年的職業生涯中,這樣的故事經常上演。
1995年,何少華畢業后,被分配到秦山核電站工作。“我不止一次說過,投身核電事業是帶著家國情懷的,我們國家核電事業起步比較晚,能夠有幸成為核電人,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從那時起,何少華每天下班后都會認真總結,碰上反應堆集中檢修,他更是廢寢忘食地跟著師傅們鉆研維修方法,研究制作專用工具。很快,他對核反應堆的構造、材料、工藝、維修工序等了然于心。如今,他已積累了100余本厚厚的工作日志。
“如果不能掌握完整維修技術,我們就會一直受制于人。”2006年,中國援建巴基斯坦的恰希瑪核電站出現故障,中核集團將維修任務交給了何少華所在的秦山核電維修團隊。該核電站故障的維修技術國內尚屬空白。
面對不曾遇到的挑戰,何少華和團隊成員爭分奪秒,幾乎每天24小時都泡在實驗室里……2009年1月,這項高難度的維修順利完成。他們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該水下修復的成功應用填補了我國核電水下檢修技術的空白,由此表明,我國不僅具有出口整體核電設計制造技術,同時具有保證電廠安全、穩定運行的維修技術。
隨著新核電廠和擴建項目相繼落成,何少華和同事們緊跟步伐,不斷提升技能。迄今為止,維修團隊已開發出多項技術和設備,已獲授權專利62項,發明專利21項。
采寫:盧燕靈 徐張贏
編輯:汪菁璐
鳴謝:海鹽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