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语言发育迟缓问题逐步引起大众认识,门诊就诊数量逐年上升。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家长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能否治愈?如何给孩子奠定更好的语言发展基础?针对这些问题,浙江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显鹏、温州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励童儿童发展中心特殊教育老师胡加其分别给出了专业解答。
科学认识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上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展水平。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问题,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特定的遗传性疾病如威廉斯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常伴随语言发育的显著延迟。“但‘儿童语迟’产生的原因,更常见于环境因素。”刘显鹏介绍,家庭环境、社交互动的频率和质量,都是影响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果一个儿童在特定年龄阶段未能达到预期的语言‘里程碑’,就可能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刘显鹏介绍,以下情况可能提示孩子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孩子6至12月没有讲出真正的第一个词,如“妈妈”“要”,叫宝宝的名字时没有反应;12至18月时说话时没有语调的变化,不能准确叫出“爸爸”“妈妈”;18至24月词汇量不到50个,未开始表述简单组合词汇,如“妈妈抱”“吃苹果”;没有出现三个词的简单句子,比如“爸爸开车车”“宝宝吃苹果”。如果有这些情况出现,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评估。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交流,还可能对其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长远影响。刘显鹏强调,即使孩子被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也不要太过惊慌。儿童大脑的可塑性在早期阶段最高,一般一周岁前为语前阶段,一周岁后迎来语言发展的“爆发期”,这也意味着越早识别并干预,越能最大限度利用这种神经可塑性,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果在孩子2周岁或以前发现,那么通过科学的干预和训练,是完全可能恢复到正常语言发育水平的。但是,如果在4岁或5岁才发现,恢复会相对吃力,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可以让孩子前往正规机构进行专业训练。”刘显鹏说。
刘显鹏正在接诊患者。受访者供图
做“互动型”的父母 给予孩子“有效陪伴”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语迟”的现象?刘显鹏建议,家长每天至少抽半个小时陪孩子玩,同时,要做“互动型”的父母,做孩子的玩伴而不是“老师”“保姆”“解说员”。他用三个“同”对如何进行高质量陪伴进行了概括,即“同看”“同说”“同玩”。
同看,即共同关注。父母在陪伴孩子时要与孩子同一视线,从孩子的高度去看他们的世界,这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这个时候,看到孩子感兴趣或者关注的东西,父母再去描述给孩子听,才能做到“所闻即所见”。
“同说”,即做孩子的嘴巴。孩子学习语言的初期,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但会通过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告诉大人想说的话。这个时候大人进行适当的配音,把孩子想说的说出来,孩子更容易接收到想要的信息,也能更好丰富“词库”,为开口说话做准备。
“同玩”,即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往往有自己的玩法。此时大人要尊重孩子的玩法,而不是用成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干扰,去“教导”或者“纠正”孩子。大人不妨试着用孩子的玩法陪伴孩子,孩子会觉得遇到知音,也会更积极地跟大人互动下去。
胡加其正在给孩子上课。受访者供图
科学干预下语言发育迟缓可以治愈
对于非遗传因素和器质问题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胡加其认为,开始干预的年龄、孩子的资质和家长的态度及支持程度,是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恢复的核心因素。
“几乎所有送孩子来进行语言康复的家长都认为孩子是单纯的语言问题。但造成语言问题的诱因多种多样,如社交问题、认知低下等。”胡加其表示,不同问题的叠加程度,对于孩子的语言发育干预方式也会不同,而随着孩子年纪增长,其行为模式逐渐固化,语言干预和恢复的过程会相比低龄儿童更加“痛苦”些。
“在干预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和坚持非常重要。”胡加其介绍,“专业老师主要进行表达、认知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但在日常行为习惯和沟通习惯的培养上,还是要靠家长来完成。”
对此,他给出了几点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多做唱儿歌、读绘本等以声音为载体的游戏,通过互动让孩子获得声音的正向刺激;家长要引导孩子多表达,让孩子逐步形成“语言表达需求后才能达到目的的习惯和思维”。家长不要总是“抢答”,而是要适度“装傻”。如果孩子说不出来,那可以先给出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引导。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多说一些描述性的语句,这些语句不要求孩子有回应,而是为了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输入”更多的词汇和表达。
胡加其强调,“不要把孩子丢给手机、电视、平板等缺少语言刺激的环境。如果家长真的没时间,在孩子适应力和社交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和集体在一起,如送去早托、幼儿园或去公园、游乐场等。”(徐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