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临港开发区,浙江嘉兴港区近年来开展“两化”改造提质提效三年行动,用数字化和绿色化,不断拓宽传统制造业迈向高端智能、绿色清洁的大门。
数字赋能,助推“制造”变“智造”
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嘉兴港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丁基橡胶。信汇生产负责人彭照亮表示,为推动数字化生产变革,信汇对生产装置改造升级,利用大数据进行先进的过程控制,指导工艺参数自动调控,“90%以上的橡胶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智能化生产,部分工段中,一线操作员工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50%,生产效能提升了一倍。”
不仅仅是浙江信汇,三江嘉化升级EO/EG项目;恒优化纤改造空压机压力等级优化项目……嘉兴港区推动企业数字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等现代化新型组织建设,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今年,港区组织多场数字化转型主题沙龙,为企业开展技术诊断、评估管理,因企而异进行生产过程数字化,实现全区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目前,港区已建成省级智能工厂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
利用项目平台,嘉兴港区实时更新企业数字化改造进度。据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共排摸数字化改造项目65个,开工项目完成率100%,完成投资17.5亿元。
绿色升级,助力企业节能降碳
嘉兴港区因化工而生,因化工而兴,在持续深化“两化”改造过程中,港区以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企业绿色化改造。
面对化工产业大量集聚,嘉兴港区从源头防控、末端治理入手,创新机制,打造绿色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为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借鉴。
浙江恒优化纤有限公司每年可生产纤维90多万吨,作为产能如此大的企业,公司在节能降碳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们实施了一个减污降碳项目,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恒优化纤生产负责人张德强介绍,公司通过槽罐车运输替代原有袋包装运输,采购嘉兴石化公司的高温PTA为原料,大幅度减少浆料调配加热所需的能耗,实现每年减碳4576吨,节约成本380万元。
依靠绿色化改造,2023年以来,嘉兴港区整治提升高耗能、高排放企业5家,腾出用能空间11.5万吨标煤;启动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30个;鸿基石化、嘉兴石化、捷翔洁具等4家已经成功申报市级绿色工厂。
两化融合,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嘉兴港区的化工新材料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势头猛,如今已成为支柱产业。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尾气排放、资源浪费……如何解决这些“烦恼”?嘉兴港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两化”融合推动低碳技改、产业集聚,拓展化工上下游产业发展,让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向纵深发展。
浙江华泓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PDH装置尾气综合利用项目”,将生产过程中的PSA尾气、富氢干气等尾气综合利用。这些尾气一部分通过装置工艺产出高压蒸汽用于发电,一部分通过调节阀调整成分,达到替代天然气的条件,用管道输送到恒优化纤、嘉化能源、嘉利宁环境科技等公司,替代天然气作为燃烧炉的燃料。
依托众多龙头骨干企业,“两化”融合绿色标杆效应逐步扩大。和惠污泥处置、华泓新材料、嘉化能源等5个项目入围省级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项目。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上下游产业集聚,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效应。当前,园区已落户化工企业40余家,形成聚碳酸酯、合成橡胶、有机硅系列产品等多条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产业链。(陈鹏军/文 嘉兴港区党群工作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