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月28日電(記者 馮源 段菁菁)打斗動作行云流水,表演技藝惟妙惟肖。在央視兔年春晚上,來自浙江的地方劇種婺劇又一次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婺劇藝術連續5次,累計6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展示出扎根浙中大地的深厚藝術底蘊。
“婺劇源于明朝中葉,有著400多年歷史,它出身于草根,就像是稻田里的禾苗,茁壯成長。”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李晶教授做了一個貼切的比喻。她介紹說,婺劇長期稱作“金華戲”,主要流傳在以金華為中心的浙江省中南部地區,包括金華、衢州兩市以及杭州市的建德以及麗水市的遂昌、縉云等縣(市)。新中國成立后,“金華戲”有了更為響亮的名號“婺劇”。
而之所以改稱“婺劇”,這與金華的地名更迭有關。中國古代天文學將天上的星宿與地上的國、州相對應,稱作“分野”。金華當地屬于婺女星的分野,同時也是“金星與婺女爭華”之地,因此,南陳在此地設金華郡,隋代改名婺州,后又被朱元璋改回“金華”的地名。
“‘文戲武做,武戲文做’是婺劇的鮮明特色。”李晶以最著名的婺劇折子戲《斷橋》為例,其他大劇種的同名折子戲都以優雅細膩見長,而婺劇《斷橋》則以濃烈表現柔情,以粗獷反襯細膩,以高難度的武功來表露人物細致入微的情感。“戲演到高潮時,大鑼大鼓,跌宕起伏,‘白娘子’‘許仙’‘小青’三人騰挪翻轉,滿臺飛舞,于劇烈沖撞中顯情感真誠。同時在武戲中下足文戲功夫,呈現出自成一體的獨特美感,因此婺劇《斷橋》多年以來一直享有‘天下第一橋’的美譽。”
婺劇之所以形成了獨特的個性,與金華地區的地理位置有關,它地處錢塘江中游地區,衢江、婺江、新安江在周邊相繼交匯,是江西、福建和皖南溝通長三角地區的重要樞紐。李晶說,金華周邊是多個古老戲曲的興盛之地——南戲發源地溫州、亂彈興盛地紹興、徽調成長地徽州、高腔發生地弋陽。在明清時期,當地商品經濟逐漸繁榮,各路商賈隨著水路紛至沓來,而各路戲班也跟著同鄉商人前來謀生,落地生根。因此,婺劇得以綜合了高腔、昆曲、亂彈、徽調、灘簧、時調六種戲曲唱腔。
在兔年央視春晚,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帶來了武戲《群英薈萃》。這出戲除了翻騰撲跌外,還融入《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三岔口》《挑滑車》《對花槍》等經典武戲片段。這些經典武戲常演不衰,備受當地觀眾喜愛。
在金衢地區,逢年過節,“做戲”往往是村里的頭等大事,只要確定下“做戲”的日期,村民就會奔走相告,呼親喚友,既看了戲,又走了親。金華市文廣新聞出版局黨委委員、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曉平說,許多老觀眾從幾十里外趕來看戲,習以為常,“在現場感受演出氛圍,和在電視上、手機上看是不一樣的。”
“我們院很忙的。”王曉平自豪地說,這個春節從初一到初四,劇院要在金華市區的中國婺劇院大劇場舉辦迎新春惠民演出,初五到初七,要去浦江縣連演五場,初八開始,他們又要回金華繼續演出。2022年,受外界條件影響,劇院演出200多場,而在歷史上,劇院一年最多演出700多場,平均年演出500多場。
“我們要深耕學校市場,培養青少年對婺劇這項國家級‘非遺’的興趣,也要培養城市市場,在城市平臺加強與其他劇種的交流,還要拓展國外市場,目前浙婺已經走出國門,訪問了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更要深耕農村市場,因為現在的農村就是未來的市區,經常是梅花獎得主帶隊下鄉。”這位享譽全國梨園界的“掌門人”侃侃而談,此次參演春晚,是浙婺派出演員最多的一次,既有梅花獎得主楊霞云等臺柱子,也有占比約三分之一的新生代,“培養好更多的年輕演員,劇團才有更好的人才結構,婺劇發展也更有前途。”
一個地方劇團累計摘回了五朵“梅花”,多年以來,中國戲曲界就流傳著“浙婺現象”。李晶分析說,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多年以來以改革和實干見長,同時牢牢扎根人民群眾,一方面堅持送戲下鄉,一方面主攻現代題材,推出了一系列主題新穎之作。同時,他們特別注重培養年輕演員,為青年人才成長提供了優質平臺。